加固施工时,先卸载,再处理基底,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
1、基底处理
1)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降解现象。
2)使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工具去除浮油、油污等杂质。组件底座的混凝土底座表面应抛光光滑。特别是表面的突出部分应光滑,角接头应倒角抛光成弧形。
3)用风扇清洁混凝土表面并保持干燥。
2、涂胶
1)按配合比主剂:固化剂3:1的比例制备底胶。将主剂和固化剂依次放入容器中,用弹簧秤测量,然后用电动搅拌机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温度确定剂量,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2)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涂底胶。胶水固化后,底漆均匀涂在混凝土表面(固化时间取决于现场的实际温度。下一步是继续干燥。
3、找平
1)用修补剂填充混凝土表面并在高度差中填充修补剂,以较大程度地减小高度差。
2)角落也用修补剂修补,半径不小于20mm的平滑弧。
4、粘贴
1)将碳纤维布切割成设计要求的尺寸。
2)混合粘合剂材料的粘合剂(与底漆相同的方法),然后均匀涂抹在等待粘贴的部位。涂层的厚度厚于底漆。
3)粘贴碳纤维布。确认粘贴部分正确后,用专用工具沿纤维方向反复按压纤维,去除气泡,使粘合剂完全浸泡在碳纤维布中。然后用刮刀刮擦碳纤维布的表面,使其均匀。对于多层粘合剂,应重复上述步骤。
4)在碳纤维布表面涂抹均匀的粘合剂。用工具在纤维方向上反复滚动,然后用刮刀刮擦碳纤维布表面,使其均匀。
5)在碳纤维布的较后一层表面均匀涂抹粘合剂。用工具沿纤维方向反复滚动,然后用刮刀刮擦纤维布的表面,使其均匀。
6)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重叠长度不小于200mm。
5、保护
碳纤维布加固应涂抹或喷涂防火材料,以提供保护。
6、质量要求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按工序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出相应的验收记录。
2)以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作为施工后现场验收的评价标准。用小锤子轻轻敲打碳纤维布的表面,然后根据回声评估附着力。如果有空鼓粘附,请使用粘贴方法解决问题。如果粘接面积小于90%,则确定粘接无效,需要重建。
3)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湿度。施工现场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70%。
7、注意事项
1)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前的卸载工作通常容易被忽视。碳纤维不易损坏,混凝土已破碎。这种效果降低了碳纤维布的增强效果,不能充分利用碳纤维布的高拉伸强度。
2)矩形柱角的倒角半径不小于20 mm,此外,首选修改柱的侧面形成凸面,以减少碳纤维布在拐角处的集中应力。
3)混凝土表面修复质量直接影响碳纤维布在混凝土上的横向约束,因此应特别注意修复工作。
4)使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应计算粘贴的具体层数。考虑到每层的共同工作系数,抗疲劳和避免脆性损伤的能力通常不超过5层。
此外,从机械性能的角度来看,单层优于多层,窄宽优于宽宽,如有必要,可垂直重叠。然而,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碳纤维布的末端应牢固固定。
碳纤维布钢筋混凝土柱能有效提高柱的承载力,使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更大的延展性和能耗。该施工方法对环境影响不大,符合现代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机橡胶耐高温性差,不能用于具有高温环境和防火要求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