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的大量建筑已接近甚至超过设计基准期,我们过去对结构耐久性的重视不够,使得许多建筑只有几十年,但并没有衰老。此外,由于建筑物的更换或扩建,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和改造。据保守估计,在我国现有的60多亿m2房屋中,40%以上需要分阶段、分批进行鉴定和加固。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道路、桥梁和其他土木工程中。目前,我国传统的加固加固技术在世界上落后,施工方法复杂,设备繁多,受现场因素限制。碳纤维加固技术施工简单,无大型设备,现场因素不受限制,发展潜力大。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钢筋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钢筋技术。该技术是将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将碳纤维粘贴在结构或构件表面,形成复合材料体CFRP,通过与结构或构件的协同工作,加固和提高结构构件的应力性能。
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梁、板、柱、曲面、节点的结构加固和抗震加固;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加固; 满足桥墩、立交梁、桥板、桥面等动静载荷的要求; 构件弯曲、剪切、压力加固、结构体系抗震、砌体结构加固。
碳纤维加固施工说明书:
施工流程:
工程设计→清洁抛光粘接结构表面表面→底层表面的涂布→底胶固化至指干→不平面修复→修补胶固化至指干→涂有浸润胶→碳纤维片材施工→指干后多层粘贴→固化→检查和表面装饰。
施工要点:
1、清洁混凝土表面。
2、粘接表面应平整,有漏水止水、 导水等处理。
3、较下层应根据温度等具体情况确定涂层厚度,冬季低于5℃不适合施工。
4、粘贴碳纤维片时,首先根据要求正确切割所需尺寸,一般两米。
5、胶液的配置以可用时间内(约半小时)施工所需的量为界限。
6、将A、B根据组分的胶水A组分:B组=3:1将比例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搅拌均匀。用光滑的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反复滚动,直到胶水渗出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
碳纤维布应充分浸润胶水,碳纤维片的搭接面积应预留10CM以上。
7、上层碳纤维布表面触感干燥后,应粘贴多层。
8、固化时应防雨、防风、防沙,防止硬物碰伤粘接表面。
9、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固化后按要求进行表面涂装。
10、AB混合25°C可操作时间30-40分钟。如果温度低于25°C可操作时间将相应延长。
11、B成分在长贮存过程中容易变色,不影响产品量本性能和使用是正常的。
碳纤维布结构加固的特点和应用优点
1.碳纤维布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高于普通钢10-15倍,弹性模量接近钢,非常适合钢筋混凝土的加固和修复。
2.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好
耐酸、碱、盐和大气环境腐蚀。无需定期维护,保护内部混凝土结构,可达到双重加固修复的目的。
3.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由于碳纤维布柔软,即使在表面不均匀的物体上加固,也能保证100%的有效粘贴。如果粘贴表面有局部气泡,注射器注射粘贴剂很容易赶走空气,粘贴钢板很难做到。
4.施工便捷
无湿作业,无大型施工机具,无现场固定设施。碳纤维布可任意切割,施工简单,工期短。
5.适用面广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不改变结构形状,不影响结构外观。
6.厚度薄,重量轻
粘贴后,每平方米重量小于1.0kg(含粉剂重量)一层碳纤维布的厚度仅为1.0mm修复后基本不增加自得和外观尺寸。
7.碳纤维布的应用范围
增加使用荷载
更多的建筑使用功能
抗震需求
增加混凝土干墙或砖墙的强度
梁、板、柱强度不足
材料老化
钢筋锈蚀
结构系统变更
抑制裂纹生长
质量要求
1. 所有进场材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符合工程加固补强设计要求。
2 碳纤维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挤压,以免损坏碳纤维,也不得直接暴露在阳光和雨水中。胶结材料应阴凉、封闭地储存。
3 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请技术人员检查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 涂底漆
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严禁在不适合气温条件下施工,添加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温度低于7℃,相对湿度RH改性环氧树脂必须用于混凝土表面85%以下的含水量。
5. 修复构件表面不完整
结构表面的小孔和内角必须用环氧腻子修补平整。腻子涂抹后,表面仍有不均匀的粗糙线条,应用砂纸磨平。
6. 粘贴碳纤维
①碳纤维材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碳纤维材料应按规定切割。
b、部件表面的温度、空气湿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
c、底漆和腻子达到指触干燥(树脂表面达到固化硬结)。
d、粘结树脂的类型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温度。主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应按规定的比例准确称重,放入容器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一次调和量。
②碳纤维粘贴质量检验标准。
a、渗入碳纤维束的下涂和上涂层良好。
b、碳纤维粘结紧密。
c、对于直径在10mm以上30mm以下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个可视为合格;如果每平方米超过10个,则认为不合格,需要修复。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现,即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
d、顺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各层之间的搭接部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层间必须至少错开50cm。
e、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规定。
7. 技术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定》CECS146:2003。
施工方法
碳纤维板施工必须遵循以下工序:(1)施工准备;(2)混凝土表面处理;(3)准备和涂底层树脂;(4)准备找平材料,修复不平整部位;(5)准备和涂上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6) 碳纤维板;(7)表面保护。
其中,粘贴碳纤维板的具体方法如下:① 碳纤维板应设计要求尺寸切割,粘结树脂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制备;②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如需粘贴两层时,对底层碳纤维板两面均应擦拭干净;③ 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上粘结树脂,胶层应突出,平均厚度不小于2mm;④ 用手轻轻地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粘贴在需要粘贴的位置。用橡胶辊沿纤维方向均匀、稳定地压实,使树脂从两侧溢出,确保密实、无孔。当平行粘贴多个碳纤维板时,两个板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5mm;⑤ 需要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如果不能立即粘贴,应在粘贴前重新清洁底部碳纤维板。
注意事项
(1)碳纤维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注意安全用电;
(2)碳纤维板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横向弯曲和扭曲,否则容易开裂损坏;
(3)碳纤维板切割速度不宜过快或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开裂破坏;
(4)碳纤维板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存放,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